【安徽商報】小小螺絲椒見證他駐村七載
日期:2022-05-20 10:06:59 來源: 點擊:
初夏時節,走在安慶宜秀區羅嶺社區整齊劃一的大棚蔬菜基地,菜農正在采摘新鮮的螺絲椒。正在忙碌的江勇高興地介紹說,從5月初進入采摘期以來,每天能賣出去四五百斤,預計這10畝螺絲椒收入能達到30多萬元。自2017年以來,該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從2018年的52.5萬元增加到2021年的107.44萬元。通過聯營聯建、發展特色主導產業,羅嶺社區盤活集體資產資源,成功探出一條壯大集體經濟的新路子。
駐村工作8載 盤活200畝閑置土地
江勇是當地水利局的一名干部,2015年被下派到宜秀區倉房社區,后來到羅嶺社區。從2015年起,已經連續駐村7年多。
近幾年來,羅嶺社區重點在脫貧攻堅上下功夫,成功地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但如何提高社區集體收入、讓農民增收致富,成為社區干部絞盡腦汁思考的難題。
自2017年擔任駐村工作隊副隊長以來,江勇深感責任重大,不僅要解決貧困人口順利脫貧,更重要的是幫助社區和群眾脫貧致富。“集體經濟得不到提高,是我們沒有自己的特色主導產業。”隨著近年來鄉村振興項目不斷實施,江勇一直在謀劃社區產業項目。
此前,羅嶺社區集體資源主要是以發包形式獲得效益,社區集體經濟不高,還造成200畝的土地閑置。面對土地的拋荒,江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大膽地向社區提議,利用這200畝的閑置土地發展自己的特色產業,由社區集體經營管理發揮效益。
可是發展什么樣的產業?又成了一個難題。
萬事開頭難。經過江勇多次的考察和論證,并組織社區兩委、黨員和群眾到周邊發展較好的地方參觀、學習,引進了小紅稻、茶葉、蔬菜等產業,成功地帶領社區探索出一條發展特色主導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的道路——建設羅嶺社區生態園項目。
創新發展模式 帶領群眾就業增收
江勇與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一起,第一時間召開黨員會議、居民小組會議,宣傳鄉村振興政策、整合土地資源,讓群眾充分地認識到生態園項目前景和壯大社區集體經濟對社區今后發展的益處。
通過干群齊心合力,2021年5月,羅嶺社區生態園項目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投資150萬元,新建蔬菜大棚20畝。大棚建成后,成立羅嶺蔬菜專業合作社與技術成熟的農業公司合作,共享管理模式和種植技術,當季就栽種瓠子、黃瓜等蔬菜?上驳氖,羅嶺蔬菜大棚第一季蔬菜銷售額達到39.4萬元。
“今年我們將擴大蔬菜種植規模,實現規模達180畝的蔬菜種植基地,預計銷售額達百萬元以上。”江勇稱,2022年羅嶺社區先后引進安徽省徽黔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安徽盛泰農業有限公司以聯營聯建的合作模式發展產業,通過“黨組織+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大鼓老茶場、小紅稻、羅嶺農貿市場等產業鏈,有效幫助和解決社區居民254人就業增收和資產入股分紅。
江勇說,集體經濟的壯大,也有效地推進產業興農、綠色興農、特色興農的黨建品牌體系,社區將按照“一二三產融合”的發展思路,全力打造集觀光旅游、采摘休閑、美麗鄉村于一體的特色村,將繼續優化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真正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產業帶動示范村。
江勇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
上一篇:【安徽日報】拋荒地建成了生態園
下一篇:【市場星報】安慶宜秀區:擦亮鄉村振興底色